中华钢结构论坛 China Structure Forum                                              XinY structural consultants ltd

 
半刚性节点的研究现状
hobo05






积分 234
帖子 145
2005-6-18 11:09    QQ 顶部


我们都知道钢结构梁柱之间的连接总是会呈现一定的半刚性,想请教各位仁兄:半刚性节点现阶段研究到什么程度?(静力/动力、一阶/二阶、弹性/弹塑性)
hefenghappy






积分 97
帖子 78
2005-6-23 14:14    顶部


      据我所知,半刚性连接节点国内外都已经做了大量的研究,兄弟所说的都已经有大量的人研究过,尤其是国外。当然,我并不是说这种节点的性能就研究的非常透彻了,没东西可研究。尤其是我国的现行规范中对这种节点的提出,更加会激发向其实际工程应用的研究方向发展。
baby-ren






积分 129
帖子 130
2005-6-23 16:54    QQ 顶部


我的毕业论文做的就是半刚性节点框架的静动力性能研究,得到如下的一些结论供参考:
1。根据实际情况选用合适的节点模型,必要时应根据节点的试验研究来确定模型参数。
2。必须考虑几何非线性的影响,半刚性连接使得几何非线性的影响大大放大,剪切变形的影响也被半刚性所放大。
3。连接的模型至少要选用双线性模型,或者更精确的模型。线性模型计算结果远远比实际计算结果要小(顶层水平位移)。
4。连接的初始刚度不能太小,应比梁的线刚度大5~10倍。
5。在动力方面,半刚性连接使得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水平最大位移大大增加,甚至不能满足规范的变形要求。
6.底部剪力有所减少,但是幅度不大。
7。总之半刚性连接计算比较复杂,而且在一般的钢框架中由于支撑的存在,使得节点的实际性能有所改变,因而本人以为:在实际工程中最好概念上应用,如果全部采用这种节点使得计算精确的结果很复杂。而且不一定能取得预想得效果。
jfwdalls






积分 37
帖子 27
2005-6-24 21:02    顶部


楼上老兄,你作的估计是半刚性连接纯钢框架,如果是半刚性连接组合框架可能有些特性就比你所说的复杂许多拉!
jfwdalls






积分 37
帖子 27
2005-6-24 21:19    顶部


纵观国内外关于半刚性连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半刚性连接计算方法的讨论,探讨了一种既简单又准确的表达形式来反映这种连接节点的M-θr关系;二是以大量的试验为依据来验证半刚性连接框架的静力和动力性能。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以美国W.F.Chen为首的一批学者对半刚性连接钢节点做了大量卓越的工作,进入80年代,以英国Nethercot为首的一批学者对半刚性连接组合节点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逐渐了解了半刚性连接的工作机理和性能特征,建立了大量半刚性连接M-θr关系曲线的数据库,主要有:(1)Kishi和Chen数据库,(2)Goverdhan数据库,(3)Nethercot数据库。
待续
baby-ren






积分 129
帖子 130
2005-6-25 13:52    QQ 顶部


你说的很对,我做的是纯框架,如果要做组合结构的研究,需要做的研究就更多了。
hobo05






积分 234
帖子 145
2005-6-27 12:23    QQ 顶部


楼上的兄弟,可否说说你的半刚性节点的动力特性是怎么做的,具体的采用的什么方法,比如:有限元软件分析、时程还是拟动力等,是自己编制程序?是否只是考虑半刚性节点,有没有考虑几何缺陷和残余应力?
望老兄不吝赐教!
baby-ren






积分 129
帖子 130
2005-6-27 14:03    QQ 顶部


我做的编制时程分析法计算程序,考虑接点半刚性的双线性滞回模型,没有考虑几何缺陷以及残余应力,做的很浅显。
chf111






积分 319
帖子 171
2005-6-28 21:01    顶部


通过查阅文献,个人认为国内外对钢框架节点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节点的模型的研究,探讨一种简单而准确的表达式来描述节点的弯矩-转角(M- θ)特性;二是对连接节点抗震耗能性能的研究,由于连接的阻尼是结构自身阻尼的主要来源,这方面的研究成果较多;三是对节点的设计计算方法的研究,这一般在研究内容(一)的基础上进行。此外,也有一些关于半刚性框架结构整体设计方法的研究,该方面比较复杂,国外文献较多,而国内目前似乎研究的不太成熟。
hobo05






积分 234
帖子 145
2005-6-29 12:21    QQ 顶部


楼上的兄弟可否把动力特性部分的成果介绍一下?
如果可以,能否给我传一份?
hanfeng






积分 51
帖子 32
2005-7-18 09:49    顶部


通过查阅文献,还可以发现国内基本上都是围绕半刚性节点的承载力或初始刚度问题做一些简单的推导,用的不外乎T形件法、组件法、有限元法等,其实上都是国外已有的计算模型,几乎没有什么创新性可言,且关于半刚性节点的试验很少,研究参数也不是很全面。
yhqzqddsh






积分 111
帖子 91
2005-7-20 10:29    顶部


我的论文是讨论了节点半刚性钢框架柱的计算长度系数的取值问题,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发现,现在关于半刚性的研究关键问题是:
1、节点的模型比较难以统一,这主要是受半刚性节点的连接形式多样化的影响。
2、已有的研究已经证实节点的半刚性对钢框架的受力等性能有显著的影响,但是影响程度怎么样还没有量化。没有具体的公式和标准去衡量。
3、现有的计算软件大多是假定刚接和铰接,没有引入半刚接。
   我在用推导得到的公式计算柱的计算长度的变化规律时,发现节点的形式不同,半刚性对柱的计算长度系数的影响存在很大的不同,难以归纳一个统一的数值说明到底增大了多少。
heqiongfang






积分 6
帖子 14
2006-8-28 21:35    QQ 顶部


请教一下各位高手,半刚性连接的nethercot数据库到哪去找呢,谢谢啦
方与圆






积分 55
帖子 29
2006-12-8 20:01    顶部


  近年来我国各科研院所及高校结合国外的部分科研成果对半刚性节点的理论研究和试验分析正从多方面进行。对半刚性节点的研究分析主要集中于两个方面:一是半刚性节点的连接计算方法;二是以大量的试验为依据来验证半刚性连接钢框架的静、动力性能。例如:
(1)王燕采用M - θ的三参数线性化模型对各种钢框架半刚性节点的受力性能及设计方法进行分析,并推导出各种形式半刚性连接的线性初始刚度的计算公式和在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公式。
(2)彭福明等利用拟静力法在位移和力的控制下,研究外伸端板半刚性节点在循环荷载作用下的破坏形式、承载能力、滞回性能。
(3)顾正维等利用ANSYS软件对钢结构中不同排列的伸展螺栓端板这种半刚性连接节点形式采用非线性有限元分析,对连接中的主要构件进行三维非线性有限元精细模拟,针对不同尺寸和截面进行比较分析,探讨了螺栓端板半刚性连接的受力性能。
(4)徐良伟等通过引入螺旋弹簧刚度,在基本假定的基础上,利用简支式等效单元模型推导出半刚性连接梁单元的弯矩转角方程和修正转动刚度,并将无剪力法推广应用于半刚性连接钢框架的结构分析,其计算十分简便,可供工程设计人员应用。
(5)张行等采用半刚性节点的Kishi-Chen的M - θ模型,并且考虑了框架的二阶效应来编制程序,计算钢架的内力和位移,并且与《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所提供的方法进行对比。
(6)郭成喜导出了半刚性钢框架结构分析的一般方程:半刚性单元分析的普遍矩阵表达式,讨论了半刚性简单门式刚架的内力特征,指出了欧洲规范关于节点刚性的规定不协调。
(7)施刚等介绍了欧洲规范中关于半刚性端板连接的设计方法以及其设计方法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并且对半刚性端板连接的应用提出了一些问题。
(8)顾强对腹板双角钢半刚性节点进行了梁端循环位移加载试验。试验中考察了角钢高度、角钢与柱翼缘连接高强螺栓的直径和排列布置对连接的承载能力、滞回性能和破坏机理的影响,分析了这种连接的破坏模式和变形能力。
WYQ






积分 8660
帖子 5225
2007-1-3 12:16    顶部


《平面结构弹塑性地震响应分析软件NDAS2D及其应用》  
  
王依群 编著;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6年03月第1版  
丛 书 名:简明土木工程系列专辑  
书号:ISBN 7-5084-3567-2;定  价 16.00 元
  
http://okok.org/forum/viewthread.php?tid=127364&h=1#668935
  
上面书所讲软件就可计算,软件及其例题(包括半刚接节点的)可到下面网站下载
  
http://www.kingofjudge.com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发帖规则 论坛制度 关于我们
版权所有.中华钢结构论坛.永久保留所有权利

[Processing Time] User:0.28, System:0.03, Children of user:0, Children of syste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