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用修改了弹性模量和密度的板元加载衬里等附加荷载 [打印本页]

作者: raymondding    时间: 2009-6-23 13:04     标题: 用修改了弹性模量和密度的板元加载衬里等附加荷载

给大家发一个计算实例,供高手们讨论,并提宝贵意见,用修改了弹性模量和密度的板元加载衬里等附加荷载

附件: steel calculation.rar (2009-7-24 17:05, 11.14 K) / 下载次数 40
http://bbs.okok.org/attachment.php?aid=114389
作者: gentlecheng    时间: 2009-6-24 19:03

上面密布的斜撑.为何柱底没设?是没位置吗

5毫米钢板是作保温的护板吗?能把他作为结构的一部分用作计算吗
作者: gentlecheng    时间: 2009-6-24 19:19

我看C,D柱底之间好象空着,能不能加个撑,对抗水平力应该很有效果吧
有些地方有算双向斜撑没地方,单斜撑应该有位置吧.可以减小柱子受的弯矩.
不过要是炉子已经成了一整个产品了.再改截面换图纸就没必要了


我是新手如有不对,还请指正
作者: raymondding    时间: 2009-6-25 08:21

我们的设备底部要布许多管线和炉底风道,所以底部梁一般不加斜撑,只能靠提高立柱,这是行业内的一些要求。
作者: CuteSer    时间: 2009-6-25 12:11

不太了解具体的板和梁的连接方式,所以对有限单元的划分精度不好评价。

提几点看法:
  1、同一个立面上的单元的局部坐标系有的指向内,有的指向外,不太合适吧。
  2、水平面内不加斜撑?
  3、 不做动力分析,只玩静力分析?动力分析能暴露结构的很多问题的,这跟是不是在地震区没关系。
作者: raymondding    时间: 2009-6-25 13:16

1.在这个设备中,钢板属于薄板,不参与钢结构计算,只是计算等效重力,所以没太注意板单元的局部坐标。
2.应该做动力分析
作者: gentlecheng    时间: 2009-6-26 06:36

模型中板还是有应力,还不如手动加点死载.
作者: raymondding    时间: 2009-6-26 10:17

好的,我把板单元几何参考点修改一下,让所有板单元朝外即可,多谢!
作者: bette    时间: 2009-6-26 16:15

可能我跟你一个专业的,不过我还是个新手
不同专业的人看结构肯定是不一样的
作者: sunray    时间: 2009-7-8 17:46

没看模型,从讨论看可以把板定义为零刚度材料,只算质量,不算刚度
作者: william_800    时间: 2009-7-9 09:55

动力分析是必须的 考虑等效重力的方式值得商榷 ,支撑的设置在底层没有,这样水平力传递存在问题 至少应该有一道撑设置到底!
作者: guanxin    时间: 2009-7-15 14:22

1 在14.45m一层,交叉杆的设置,在计算时易出现歧义.查振型时可以发现,几个交叉点突出很多
2 不知道LZ对炉衬的荷载是怎么添加的.
作者: raymondding    时间: 2009-7-15 17:10

加在节点上,因为板单元荷载不能形成等效重力
作者: kuerer2002    时间: 2009-7-15 19:15

你的风荷载是自动加的吗??加在面板上的?怎么没有考虑温度荷载啊?
作者: raymondding    时间: 2009-7-17 16:11

因为壁板温度小于70摄氏度,所以基本不考虑温度应力
作者: raymondding    时间: 2009-7-20 14:52

无刚度板不能计算静荷载,也不能参与地震
作者: zhihua0001    时间: 2009-9-23 10:52

模型其实没什么问题,就是板的定义出了点小问题,应该指定材料,我试算了一下就是这个问题。就通过了。




欢迎光临 中华钢结构论坛 China Structure Forum (http://bbs.okok.org/) Powered by Discuz! 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