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网架的水平力和水平位移是怎么产生的? [打印本页]

作者: 飞雪    时间: 2010-5-19 21:16     标题: 网架的水平力和水平位移是怎么产生的?

平板网架的支座水平力和水平位移是如何产生的,设计时应该如何考虑。求高手解惑下。谢谢。
作者: 本科生    时间: 2010-5-20 12:51

水平力得看你定义是铰接支座还是滑动支座吧
作者: lyc2009pk    时间: 2010-5-23 17:07

飞雪 wrote:
平板网架的支座水平力和水平位移是如何产生的,设计时应该如何考虑。求高手解惑下。谢谢。

主要是网架自身产生的剪力,以及风荷载作用下的水平力,不清楚你做的是什么样的结构了。
作者: 于松    时间: 2010-5-25 20:02

你考虑温差了吗?还有就是风荷载
作者: keleisibo    时间: 2010-5-26 10:46

网架在竖向荷载和温度荷载作用下,支座都可能产生水平位移和水平力,下面按三种情况讲一下支座水平位移和水平力是如何产生的:
1.固定支座:此种支座不会有水平位移,但水平力很大。此种网架在竖向荷载和温度作用下都有沿跨度方向伸长或缩短的趋势,而固定支座限制了此趋势的发展,故对网架产生很大的水平推力。
2.弹性支座:此种支座的计算简图就是一根弹簧,只要弹簧有变形就会有水平推力,且此水平推力与变形成正比。水平推力=弹簧刚度x弹性变性值。
3.滑动支座:此种支座不会对网架在竖向荷载和温度作用下的变形产生任何阻挠作用,故水平力为0,水平位移较大,水平位移值就是网架在荷载作用下的自由伸长或缩短量。
网架的计算模型中的支座假定对水平力和水平位移有决定性作用,支座假定如果不正确那么支座反力和位移就是错误的。对于刚接触网架的工程师和经常做网架的部分工程师认为支座是固定或者自由或者0.3kN/mm的弹簧刚度,这都是不准确的,要根据网架支座与下部结构的连接形式、下部结构刚度对网架的影响和施工过程中支座对水平力的释放情况来确定计算模型,采用合理的计算假定,这样才能算出相对准确的水平力和水平位移。否则不仅水平力和水平位移算不准确,而且网架的计算都是错误的,网架局部杆件(尤其是支座和跨中的部分杆件)是不安全的。
作者: zyy923    时间: 2010-5-27 10:10

当网架下方支撑是圈梁时一般如何设支座的弹簧刚度,且根据F=μN,当压力较大时支座无法滑动,而此时计算结果显示支座有20~30mm位移,这时位移又如何实现
作者: keleisibo    时间: 2010-5-27 11:48

网架支座下方的柱子有圈梁时,下部结构在网架柱距方向是框架,此方向的弹簧刚度不太容易求出,可以整体建模得到此刚度(此方法较烦,但相对比较精确)或直接输入刚度0.3、10、20kN/mm三种情况近似考虑此刚度,我对多个工程整体建模比较过,若是网架跨度远大于柱距,按0.3、10、20kN/mm分别计算,结果与整体建模结果较接近,支座反力按20kN/mm提给下部结构设计师。
       采用过渡板的平板压力支座,当支座反力较大时,支座无法滑动是必然的,因为过渡板和支座地板之间的摩擦系数大于0.2,支座要滑动必须克服静摩擦力F=0.2xN,假如N=500kN,那么F=100kN,此力甚大,故根本滑不动。想要用过渡板来释放水平力完全是想当然。但此时支座并不是一点水平位移都没有,由于静摩擦力的存在和下部结构的刚度并非无穷大,网架的支座会推动下部结构产生一定得水平位移。
      个人建议若要释放水平力就不要采用带过渡板的平板压力支座,直接采用成品支座(橡胶支座、球型钢支座等),当然小网架采用成品支座造价较高,可以采用改进的带过渡板的平板压力支座,此种支座与普通支座只有一点不同,就是在过渡板和支座底板之间加一块聚四氟乙烯板。关于聚四氟乙烯板和成品支座请在本论坛搜索“成品支座发展方向”,在此帖下有对成品支座和聚四氟乙烯板得详细介绍。
作者: zyy923    时间: 2010-5-27 22:17

谢谢,说得很详尽,学习了。
作者: liuchuang1011    时间: 2010-6-8 22:57

我也学习了,呵呵,果然7楼兄弟对网架支座研究深啊,谢谢指教。
作者: rybin0691    时间: 2010-6-9 09:46

网架支座采用“过渡板和支座底板之间加一块聚四氟乙烯板”应该被看做事滑动支座,采用这种支座的网架做设计时应选择何种支座定义?MST中好像只提供了固定支座、弹性支座和强迫位移支座,没有滑动支座。
作者: wenner4.1    时间: 2010-6-26 15:25

呵呵,可以近似把x、y方向设计为无约束啊!




欢迎光临 中华钢结构论坛 China Structure Forum (http://bbs.okok.org/) Powered by Discuz! 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