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钢结构论坛 China Structure Forum                                              XinY structural consultants ltd

 
吴溪淳在稳定钢材市场座谈会上的讲话
wxz0420






积分 3729
帖子 2011
2004-5-26 13:23    顶部


    
同志们:
  
      这次钢铁协会召开稳定钢材市场座谈会,是在钢材市场价格出现暴跌的形势下应许多会员的要求紧急召开的。会议的目的,是请大家共同分析当前钢材市场出现较大波动的原因,分析今后的市场供求发展趋势,研究稳定钢材市场,避免再次出现大起大落的措施,特别是维护市场健康有序的竞争秩序,规范符合市场经济规律,有利于市场稳定,能够避免价格大起大落的企业销售策略,在上述问题上求得共识,尽快扭转当前的不正常状况。下面我根据大家讨论的意见,讲四个问题:
  
       一、怎样认识当前我国经济形势和钢铁行业运行形势
  
      为了准确判断当前经济形势,搞好宏观调控,今年4月9日国务院召开的常务会议和4月22日中央政治局召开的常委会议及4月26日中央召开的政治局全体会议都研究讨论了经济问题,《人民日报》作了报道。党中央、国务院要求我们从事经济工作的同志要把思想真正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对当前经济形势的准确判断上来,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对经济工作的部署上来,统一到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上来。
  
      什么是对当前经济形势的准确判断呢?就是:“当前,我国经济持续较快发展,经济效益进一步提高,经济形势总体上是好的。但是,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没有得到有效缓解,有的还在进一步发展。集中表现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规模过大,同时煤、电、油、运和重要原材料供求紧张的矛盾突出。当前,要着力解决投资膨胀问题,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防止出现大的起落”。今年一季度我国GDP增长9.8%(最近国家统计局将原先公布的9.7%修正为9.8%);全国财政收入增长33.4%;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2.1%,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增长13.2%,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实际分别增长9.8%和9.2%,比去年同期分别加快了1.4和1.7个百分点;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同比增长44.2%。在看到总体形势较好的同时,也要看到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规模过大潜伏着金融风险的增大和通货膨胀压力的增大,潜伏着经济大起大落的危险。一季度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达43%,比上年同期加快15.2个百分点,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增长67.4%。在建项目计划总投资超过16万亿元,既使不开新项目,按去年的完成规模够三年的工作量。投资结构不合理的矛盾加剧,一季度钢铁投资增长107.2%,水泥投资增长101.4%,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41.1%,城市建设投资增长81.6%,投资率已高达42.7%,与1993年经济过热时投资率达43.5%已很接近。由于投资增长过快,规模过大,助长了信贷过度扩张,增加了金融风险,一季度M2增长19.2%,同比加快了0.7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来源中的银行贷款增长59.2%,同比加快6.1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的过快增长也加剧了煤、电、油、运的紧张,无论是煤矿还是发电厂和钢铁厂煤的库存均在下降,有的已威胁正常生产。铁路运输更加紧张,车皮满足率只有35%左右,电力供应缺口很大,拉闸限电比去年还严重。一季度生产资料价格上涨8.1%,建筑材料上涨14.8%,钢材价格上涨39.9%,消费品物价上涨2.8%,因此必须把过快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和规模调控到合理、适度的较快水平上来。
  
      中央宏观调控政策效应正在逐步显现,4月份投资增长出现回落,1~4月份全国城镇固定投资完成11047亿元,增长42.8%,增幅比一季度回落5个百分点,4月份当月完成3989亿元,增长34.7%,比3月份回落8.8个百分点。前4个月,固定资产投资各项资金到位15217亿元,同比增长50.5%,增幅比一季度回落10.7个百分点。其中国内贷款增长44.3%,回落14.9个百分点。4月份当月国内贷款增长16.1%,比上月回落16.1个百分点。但投资规模仍然过大,新开工项目继续增加,1~4月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13862亿元,增长59.1%,比一季度的67.4%,回落8.3个百分点,但4月份当月新开工项目11218个,同比增长30.5%,仍然较高。
  
      关于钢铁行业今年以来的运行情况和问题
  
      今年前4个月全国产钢8111.62万吨,比去年同期增产1635万吨,增长25.25%(其中4月份当月同比增幅为20.6%),其中重点统计的大中型钢铁企业(会员单位)生产6935万吨,同比增产1080万吨,增长18.46%,地方中小钢铁企业(非会员)生产1176万吨,同比增产554万吨,增长89.18%。从3月上旬开始建筑类长材价格下降及原料和成品运输困难,电力供应不足等影响,使地方中小钢铁企业钢的日产水平从3月份的13.0万吨/日,降到4月份的10.32万吨/日,减产20.6%,但重点统计的大中型钢铁企业日产水平增长3.1%,使全国钢的日产水平从3月份的70.48万吨/日,回落到4月份的69.58万吨/日,今年以来首次出现钢的增长势头回落。
  
      今年前4个月全国产生铁7453万吨,同比增产1435万吨,增长23.85%(4月份当月同比增幅为20.99%),其中重点统计的大中型钢铁企业生产5786万吨,同比增产890万吨,增长18.2%,地方中小企业生产1667万吨,同比增产544万吨,增长48.51%。全国生铁日产水平从3月份的66.83万吨/日,回落到4月份的64.35万吨/日,其中地方中小企业日产铁从19.12万吨/日,回落到13.99万吨/日,平均每天比3月份少产5.13万吨,环比产量下降26.8%,但重点统计的大中型钢铁企业环比增长5.55%。
  
      今年前4个月全国生产成品钢材(含重复统计)8945万吨,同比增产1956万吨,增长28%(4月份当月增幅为23.37%),其中重点统计的大中型钢铁企业生产6525.9万吨,同比增产1222.12万吨,增长23.04%,地方中小企业生产2418.93万吨,同比增产734.35万吨,增长43.59%。钢材品种结构继续改善,铁道用材增长25.2%;特厚板增长60.1%;厚钢板增长42.9%;热连轧机生产的中板卷增长65.9%;热轧薄板卷增长24.4%;冷轧板增长22.1%;镀锌镀锡板合计增长37.4%;彩涂板增长31.1%;无缝钢管增长29.2%。
  
      前4个月铁矿石进口累计达6832万吨,比去年同期多进口2113万吨,增长44.8%(按此水平全年将进口2.1亿吨),但港口存货由年初的2221万吨上升到4月15日的3056万吨,港存增加835万吨,按国内生铁产量估计,国内自产铁矿可能增长32%左右(国家统计局统计增长11.68%,其中4月份增长16%)。
  
      国内前4个月生产焦炭5259万吨,同比增产1076万吨,增长25.73%,大于生铁产量增幅1.88个百分点,出口焦炭350万吨,同比少出口245万吨,下降41.3%。
  
      重点统计的大中型钢铁企业钢材厂内库存由年初的284万吨,上升到3月末的406万吨,增加122万吨,增长43%,4月末库存统计数尚未报出。
  
      前4个月进口钢材1347万吨,同比增加150万吨,增长12.6%,4月份当月进口仍高达339万吨,相当于年进口4100多万吨水平。前4个月累计进口钢坯250万吨,同比增加154万吨,增长159.4%。
  
      前4个月出口钢材245万吨,同比增加28万吨,增长12.9%,其中4月份出口钢材83万吨,为历史最高水平。出口钢坯前4个月累计47万吨,同比减少24万吨,下降33.6%,但4月份当月出口20万吨,比3月份增加一倍。
  
      前4个月重点统计的大中型钢铁企业(66户)累计实现销售收入3027.6亿元,同比增长70.02%;实现利税480.7亿元,同比增长76.49%;实现利润283.2亿元,同比增长116.23%;资产负债率55.04%,比上年同期的52.06%上升2.98个百分点;主营业务利润率17.44%,比上年同期的19.0%下降1.56个百分点,反映产品销售成本价格升高(主要是原燃料采购价格升高)。销售收入利润率(含所得税)9.28%比上年同期的7.83%增加2.45个百分点。以上说明,今年以来钢铁行业整体运行形势比年初预计的要好。
  
      前4个月钢铁行业运行中反映出的问题主要是:
  
  ――能源和资源的单位消耗呈上升趋势。
  
      高炉综合焦比由上年的520公斤上升到528公斤,吨铁增加8公斤,转炉钢铁料由上年1090公斤上升到1092公斤,吨钢增加2公斤。电炉钢钢铁料消耗由上年的1082公斤上升到1098公斤,吨钢增加16公斤。消耗上升主要是原燃料质量下降,以及其他管理方面出现的新问题。
  
――地方中小钢铁产能增长大大超过重点统计的大中型钢铁企业,由于地方钢铁企业主要以生产棒线材和窄带钢为主,使钢材产品结构与市场需求的差距扩大。新增钢材产量中板带材只占38.43%,绝大部分增产的仍然是长材。4月初开始,在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仍然很高的情况,建筑钢筋和线材价格出现较大幅度下落,说明供大于求出现。
  
――钢铁行业低水平盲目扩大产能的状况没有改变,新开工项目过多,在建规模达过大,投资增长过快的问题仍然严重。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03年全国城镇及农村钢铁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共完成1445亿元,比上年增长96.2%,其中城镇完成1329亿元,增长87.2%,在1329亿元投资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占57.8%,民营企业占32.4%,外资及合资企业占9.8%(其中大部分系大陆在港注册企业)。而2002年全国城镇完成钢铁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只有709亿元,其中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600亿元,占84.6%,民营及外资共109亿元,只占15.4%,而2003年民营及外资钢铁投资合计560.84亿元,占42.2%。2003年,钢铁工业施工项目计划总投资3988亿元,比上年增长87.1%,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445亿元,比上年增长96.2%,增速比同期工业投资高49.6个百分点。去年下半年以来,国家对钢铁行业投资的发展有所控制,钢铁投资的步伐稍有放缓。今年1~4月;钢铁工业施工项目计划总投资3360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3.6%,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7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99.1%,增速比一季度回落8.1个百分点,但仍然很高。今年1~4月钢铁工业施工项目1915个,比去年同期多690个,其中新开工项目741个,其中亿元以上新开项目214个,计划总投资406亿元(去年同期为184个,计划总投资283亿元)。新开工项目741个。其中山西86个、河北77个、内蒙70个、湖南51个、浙江50个、四川46个、山东43个,这七省占57%。
  
――钢材市场价格大起大落没能避免。
  
      主要钢材大品种市场价格从2003年10月起逐月上涨,涨幅最高的是螺纹钢和线材。今年2月线材价格最高为4072元/吨,比去年2月的2569元/吨上涨1503元/吨,增幅为58.5%;螺纹钢今年2月为最高价,达4188元/吨,比去年2月的2653元/吨上涨1535元/吨,增幅为57.85%。
  
      钢材市场价格的大幅上涨是从去年10月份开始,螺纹钢今年2月涨价最高,历时4个月,平均每月涨243元/吨;线材今年2月涨到最高,也是历时4个月,平均每月涨265元/吨;热轧板卷今年3月最高,历时5个月,平均每月涨212元/吨;中厚板今年4月最高,历时6个月,平均每月涨17.5元/吨;冷轧薄板今年4月最高,历时6个月,平均每月涨162元/吨。
  
      今年以来,钢材市场出现阶段性暴涨,春节过后2月6日至13日一周内螺纹钢涨价106元/吨,线材涨价96元/吨,2月13日至19日又分别上涨58元/吨和60元/吨,只稳定一周随后即逐周下落。从4月9日开始至5月21日,连续5周每周均下跌100元以上。螺纹钢5周暴跌944元/吨,平均每周暴跌近200元/吨;线材5周降998元/吨,也是每周暴跌近200元/吨。
  
      我们看看国际市场是怎样的,国际长材价格CRU指数年初为112点,随后3周时间上涨到121.4点,稳定3周后又上涨到121.4点,稳定3周后又上涨到136.9点,又稳定3周后用2周时间上涨到155点,又稳定4周后上涨到166点,到5月7日一直稳定在这个水平。
  
      热轧薄板卷和冷轧薄板卷也出现连续3周暴涨,春节后2月初第一周至第三周,21天时间里分别上涨404元/吨和510元/吨。但此后基本稳定了8周时间,到4月16日以后,不包括五一长假休市,至5月14日,受建筑钢材大幅下降影响,3周时间时也分别暴跌528元/吨和270元/吨。而国际市场板材价格CRU指数从年初的104.2上升到2月13日的122.2点历时5周,后稳定3周,随后上升到141.3点,到5月7日已连续9周稳定在这一水平。目前国际市场长材和板材均未出现暴跌现象。我们应认真反思,总结市场大起大落的经验教训,特别要从我们自身的工作上找问题和差距,避免重犯历史错误。
  
      二、钢材市场出现大起大落的原因分析
  
      大起的原因分析:
  
      一是需求超常增长。一季度受固定资产投资高增长的拉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11.6%;重工业继续高速增长,同比高达20.1%,使整个工业增加值高达17.7%;外贸出口增长34.1%,其中机电产品出口增长高达46 .8%;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41.1%,这些都进一步扩大了对钢材的需求。
  
       二是供给稍有下降。年初受设备检修、运输困难、电力不足等影响,地方中小钢铁企业1~2月份平均钢的日产水平比去年11~12月的平均日产水平下降19.95%,地方钢铁企业生产钢筋、线材产量减少,导致社会资源减少。由于重点统计的大中型钢铁企业,1~2月比去年11~12月生产略有增长,使全国钢的日产水平比上年11~12月只下降2.17%。
  
     三是流通商和用户对后期价格走势预期向上。受国际市场长材价格1月中旬至2月上旬较快上涨,CRU指数从1月9日的112点上升到2月6日的136.9点,上涨22.23%的影响及国际市场分析家认为今后还要继续上涨(事实上3月5日上升到155点,4月9日上升到166点至5月7日),同时在没有看到中央宏观调控政策措施出台之前仍认为今年固定资产投资还要高增长,因此流通商和用户对后市心里预期向上,中间环节投机囤积,需求被人为的进一步放大。
  
      四是钢铁企业销售政策失当,跟风频繁涨价,失去了市场价格的稳定基础。在跟风轮番涨价时有的企业实行日定价、周定价制度,造成买方恐慌心里,买涨不买落,为日后市场大落埋下祸根。
  
      大落的原因分析:
  
      一是受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影响,在市场需求增势开始回落时,钢铁产量反而迅速增长,开始显现部分品种供大于求。
  
      今年2月4日,国务院召开严格控制部分行业过度投资电视电话会议,部署严格贯彻2003年末《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发展改革委员会等部门关于制止钢铁电解铝水泥行业盲目投资若干意见的通知》,即国办发(2003)103号文件精神,国家发改委、建设部、国土资源部、国家环保总局、国家技监局、中国人民银行等宣布了宏观调控拟采取的措施,各地开始贯彻通知中的有关规定,3月初开始钢材市场需求增势开始回落,此时钢铁企业外部条件比一、二月份好转,全国钢的生产量由2月份的平均日产68.01万吨/日,上升到3月份的70.48万吨/日的历史最高水平,比2月份增长3.6%,比1月份增长12.67%,特别是地方钢铁企业3月份平均日产水平比2月份增长10.35%,比1月份增长64.97%,螺纹钢和线材由供不应求转为供大于求,钢铁企业这两个品种的厂内库存上升。
  
      二是受国家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过快增长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在四月份的集中出台,使部分囤货的流通商担心后市行情急下,急于抛售存货,造成市场人为需求急剧下降,价格大幅下挫。
  
      4月21日国务院下发《国务院关于做好省级以下国土资源管理体制改革有关问题的通知》,实行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
  
      4月26日,国务院下发《国务院关于调整部分行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资本金比例的通知》,规定钢铁项目资本金比例由25%及以上提高到40%及以上;水泥、电解铝、房地产开发项目(不含经济适用房项目)资本金比例由20%及以上提高到35%及以上。
  
      4月27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清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通知》,要求清理工作依据现行的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政策进行。主要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规范、土地管理、环境保护、银行信贷、项目审批等方面的法规和政策,国务院关于控制钢铁、电解铝、水泥以及党政机关办公楼和培训中心、城市快速轨道交通、高尔夫球场建设等通知的要求进行清理。对不符合要求的项目要采取措施,该停止建设的要停止建设,该限期整改的要限期整改。清理的重点一是钢铁、电解铝、水泥以及党政机关办公楼和培训中心、城市快速轨道交通、高尔夫球场、会展中心、物流园区、大型购物中心等项目;二是2004年以来新开工的所有项目。农林水力、生态建设、教育(不含大学城)、卫生、科学(不含科技园区)项目不在清理范围内。
  
      4月30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江苏铁本钢铁有限公司违法违规建设钢铁项目调查处理情况的通报》,有关内容报纸已做报道。
  
      三是对国际市场价格理解有误,国内订价参照国际价格偏高,引发进口增加。
  
       四是钢铁企业销售政策在市场价格大幅下滑时不利于市场稳定。
  
       存在对市场供需形势分析、判断不够及时准确,反应不快的问题。多数企业现有销售方式、市场网络和客户的关系紧密程度等等都和现代化管理要求有较大差距。
  
      五是钢铁协会的信息引导,市场分析和协调工作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
  
今年3月底协会曾向会员钢铁企业发出《关于当前钢铁生产和国内市场价格发展趋势的通报》,指出进入3月份以来钢厂库存和协会监测的25个城市建筑钢材社会库存逐步上升是造成市场价格回落的主要原因,提出要防止进口钢材过快增长对国内市场带来的冲击,指出随着宏观调控的措施到位和力度加大,投资增幅、出口增幅和重工业增幅将有所减缓,从而带来钢材消费增幅的相对下降。可能出现钢材市场资源偏紧向供需基本平衡转变,要特别注意防止市场价格大起大落。但具体怎样做研究不够,引导不力。当“五・一”长假之后,钢材市场出现快速下落,某些地区出现建筑钢材暴跌现象,钢协以钢协负责人发表谈话的形式在《中国冶金报》5月11日头版头条发表对钢价大落形势的关注,指出个别地区以低于行业平均生产成本的价格销售,是违背《价格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倾销行为,我们坚决反对,并要求所有钢铁企业自律和警惕,同时指出目前价格已大大低于国际市场,有利于我国出口,而进口数量将会下降。我国钢材市场应保持合理价位和相对稳定。
  
      三、稳定钢材市场的措施
  
      当前钢材市场出现的暴跌已引起各方面的高度关注,价格暴涨、暴跌,大起大落,都不是我们所希望的,因为他影响了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协调健康发展。上海市场5月14日螺纹钢价格2650元/吨,已低于去年5月份2762元/吨,在进口铁矿石价格大幅上涨(4月份全国进口铁矿石到岸价平均74美元/吨),煤、电、运费均上涨的情况下出现这种怪事是十分荒谬的。我们必须采取措施,统一认识迅速扭转这种违法违规的现象。同时我们要从总结2003年钢材价格大起大落和今年再一次出现大起大落的经验教训出发,认真进行反思,改进销售策略,从根本上避免类似问题的再次发生。为此,我代表钢铁协会提出以下建议,请讨论研究。
  
       第一,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改进销售工作
  
要重视学习国外先进的销售管理经验和我国先进企业如宝钢等企业的先进销售管理理念和工作经验,研究改进现有销售战略,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规律,能够体现长期稳定,战略合作、互利互赢,风险共担的客户(包括流通商)管理体系和与之相适应的销售制度(包括订价制度、价格协商谈判机制等)。
  
      第二,当务之急是研究确定符合当前市场供求关系和上下游价格变动情况的合理价位。
  
      改变市场价与工厂出厂价长期倒挂,而采取的不规范的明高暗低,价格不透明的保值销售制,恢复符合国家价格法律、法规,合同法律、法规的规范运作模式。
  
      第三,抓住有利时机扩大和巩固直销用户。
  
      从根本上说价格是商品市场供需状况的反映。供大于求则价格下落,达到供需平衡后价格恢复,供不应求时价格上涨。应充分发挥市场调解作用,不做违背市场规律的事。市场价格小幅波动是正常的,但对于大的客户,长期稳定大批量供给的客户,要逐步做到与国际的规范运作方式接轨,不断扩大直销用户的比例,提倡按月、季度订价,建立钢厂出厂价格相对稳定,减少波动的工作基础。
  
      第四,规范市场合理竞争,通过市场竞争淘汰落后,抑制过剩产能的发挥,达到供略大于求。
  
      由于钢铁行业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某些钢材品种必将出现一段时间内的严重供大于求。我们主张用公平合理的规范的市场竞争去淘汰过剩产能,现在就要早做准备,向政府宏观管理部门提出政策建议,请政府物价部门、工商管理部门、商务部、国家税务总局等制订规范市场合理合法竞争的行政法律,协会依法监督,保护行业整体利益。
  
      四、钢材市场需求不会萎缩,仍将保持适度的较快增长
  
      最近人民日报发表评论员文章(适度调控防止经济大起大落),指出既要明确重点,有的放矢,又要区别对待,松紧适度,不搞“一刀切”,这是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解决经济运行中突出矛盾的一项重要要求。当前有些人认为宏观调控会使中国钢材市场需求萎缩,消费量倒退,这是根本不可能的。中央加强宏观调控就是避免经济出现大起大落。只要不出现经济大落,就不会出现中国钢材消费的萎缩和倒退,当然像现在这样钢材表观消费量每年都增长20%以上也是不可能的。调控的目标是达到适度增长,为国民经济的平稳,较快增长创造条件。因此,今年初钢铁协会作出的今年全年钢材表观消费量较去年增长13%左右的预测没有改变。
  
      当前国际经济复苏比预期的好,国际市场除中国外钢的产能增加有限,加上原料、运费上涨,钢的成本增加,钢材价格在今后一段时期虽然也会有小幅波动,但不会出现我们目前的这种情况。
  
      最近机械工业联合会调查,我国重型机械加工制造企业,汽车厂,发电设备制造厂,还有造船厂,铁路交通运输部门,海港码头,公路及其他重点工程,如北京奥运工程,上海世博工程,南水北调工程等都在加快建设,房地产开发中的经济适用房建设还要进一步发展,这一切都说明钢材市场的正常需求增长并没有也不会减弱。我国经济发展进入重化工业化发展阶段,必须保持钢铁生产和消费的正常平稳适度较快增长这个大格局,并没有改变,这是我们不可动摇的基本认识。至于钢铁低水平重复建设尽管新增产能很多,但受市场制约和原燃料电力运输制约也不可能迅速发挥能力,有相当数量的新增产能将推迟建设或推迟投产。总之我们对今后市场的平稳健康发展是有信心的。一句话,成事在天,谋事在人,关键还看我们自身的工作。希望这次座谈会以后市场形势能够逐步好转。
  
中国钢结构网(2004年05月26日)
――――――――――――――――――――――――――――――――――
势不可使尽,福不可享尽,便宜不可占尽,聪明不可用尽。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发帖规则 论坛制度 关于我们
版权所有.中华钢结构论坛.永久保留所有权利

[Processing Time] User:0.28, System:0.03, Children of user:0, Children of syste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