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钢结构论坛 China Structure Forum                                              XinY structural consultants ltd

 
中央钢铁企业竞争力分析
wxz0420






积分 3729
帖子 2011
2004-6-16 08:03    顶部


      1980年以来,中国钢铁工业获得飞速发展。到2003年,钢产量突破了2亿吨大关,中国钢铁工业进入了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
  
      从中国经济发展阶段来看,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将处在工业化过程中,中国钢铁工业还有一定的发展空间和优势。为此,应从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提高产业竞争力的高度来审视中国钢铁工业的战略定位和结构调整,而不是单纯的“进”、“退”选择。从世界钢铁工业并购重组日益规模化和全球化的竞争态势,以及国家控制国内主要钢铁资源的现实来看,推进钢铁工业结构调整,提高企业竞争力具有非常强的现实紧迫性和必要而充分的操作空间。  
  
   中央钢铁企业的现状
  
      中央监管的宝钢、鞍钢、武钢、攀钢4家主要钢铁企业,2003年在国内按钢产量排名分别为第一、第二、第三和第九,世界排名为第六,第十八,第二十四和第四十一位。4家企业钢产量4381万吨,占全国的22%;钢材产量4023万量,占全国的17%。其中,4家企业板材产量2711万吨,占全国板材产量的34.2%;薄板产量1422万吨,占全国薄板产量的60%。
  
      世界钢铁业的重组趋势
  
      20世纪的世界钢铁业重组带有政府推动色彩,并且政府也承担大量重组成本(对整合过程中出现的员工安置给予补贴等)。进入21世纪,以战略联盟形式出现了像Arcelor和新日铁两大钢铁巨头之间的洲际合作。Arcelor集团以4600万吨的产能成为世界最大的钢铁集团,日本钢铁出现两大阵营,JFE的组建以及LNM在钢铁业并购步伐加快,都说明新一轮的世界钢铁业重组是以企业为主导的市场行为,重组步伐明显加快,规模更大,且在空间上已突破了传统的国家界限。
  
      重组是加速形成中国钢铁工业核心企业群的必要手段
  
      我国钢铁产业目前的布局,不仅仅影响了钢铁企业的经济效益,而且严重影响了我国钢铁行业的整体发展。因此,中央钢铁企业已到了必须通过企业组织结构调整来推动产品结构和工艺技术装备调整,进而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阶段。组织结构调整是中央钢铁企业结构调整成败与否的关键,也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通过企业重组来优化行业结构,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
  
      各国都应有本国的产业发展战略,但产业战略的实施主体是企业,核心企业群体的经营与互动交易构成了国家经济中各产业的主流,核心企业的竞争力代表着该国产业竞争力。由于历史原因,我国的骨干钢铁企业集中在各级政府手中,产权流动被固化,各企业不论效率高低,均处于均衡发展状态。在这种情况下,效率高的企业无法通过并购重组这一有效手段实现规模扩张和优胜劣汰,核心企业群无法形成,在大型化、全球化的竞争面前,中国钢铁工业仍处于劣势。
  
      4家企业重组可以发挥规模经济和协同效应,提高企业的竞争力。行业内横向的重组,可以使企业间的资产和相应的生产能力得到补充和调整,其单位生产成本下降,同时单位的经营成本也因调整后原分散的市场营销网络、管理人员可以在更大的范围内实现优化组合而下降。重组可以使优势企业积聚的管理和技术优势向整合后的企业辐射,使企业在更宽的平台上组织生产线上的专业化分工和技术研发。
  
      形成中国钢铁工业的核心企业群已成为必然选择
  
      国家从提高中央钢铁企业核心竞争力和资本运营效益的角度出发,推动中央钢铁企业的重组,将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形成中国钢铁工业的核心企业群已成为必然选择。  
  
      上个世纪60年代中期,武钢、攀钢的建设大体完成,我国中南、西南、西北地区钢铁工业的比重有所提高。改革开放初期兴建宝钢,建立远离煤、铁资源而靠近沿海的市场型钢铁基地,这对中国钢铁工业的地区结构变化是一个转折点。改革开放以后,东南沿海经济率先发展和繁荣,拉动钢铁工业的地区结构出现了“战线南移”的格局。4家中央钢铁企业分别设在东北、华东、中南和西南,这4个地区均处于资源相对丰富的地区,除攀钢外,其它3家企业还具备交通便利的条件。然而,攀钢在国家开发西部的经济政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我国钢铁企业结构调整中,以这4家企业为中坚力量形成合理的区域布局,在我国钢铁工业重组中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重组可以集中精力进行产品结构调整。中央钢铁企业具有板材生产、管理、设备、人才上的优势,有条件合理分配生产力布局,减少重复建设,集中力量发展具有高附加值和竞争力的产品,加快发展冷轧薄板、镀锌板,以及汽车、机械、军工发展所需的高质量特殊钢材品种。同时,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源优势,提高产业集中度,实现规模经营,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此外,还可以考虑与上、下游产业关联性强的优势企业进行购并整合的可能性,以打造完善的工业经济产业链。  
  
      在形成钢铁巨头的同时,国内钢铁集团之间战略合作日益加强。战略联盟尽管不同于收购、兼并与合作,但通过互相取长补短、相互对等的友好合作,可达到长期共赢的目的。
  
      展望未来,钢铁工业的新一轮战略重组将定位于形成跻身世界500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强大综合竞争力、备受社会尊重的、“一业特强、适度相关多元化”发展的世界一流的跨国公司。  
  
钢结构网 (2004年06月15日)
――――――――――――――――――――――――――――――――――――
做事不必与俗同,亦不宜与俗异。做事不必令人喜,亦不可令人憎。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发帖规则 论坛制度 关于我们
版权所有.中华钢结构论坛.永久保留所有权利

[Processing Time] User:0.28, System:0.03, Children of user:0, Children of system:0